各设区市注册会计师协会(管理中心)、会计师事务所:
为持续提升我省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胜任能力,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做好2025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教育培训工作的通知》,结合2025年江苏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总体工作安排,现就2025年我省行业人才培训工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聚焦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的工作要求,立足服务财政中心工作,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胜任能力指南》人才培养要求,以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为指导,完善行业人才培养制度体系,建立人才培养需求分析,建立健全分级分类培训体系,以精准培训、实效培训开展高端人才、骨干人才、紧缺人才、后备人才培养,以提升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能力和诚信水平为目标,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带头学、灵活学、普遍学、深入学四学并举,推进会员教育培训全覆盖;强化培训管理,上下联动、横向协同扎实做好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各项工作。
(一)以进一步加强事务所思想政治引领为核心,推动党员带头学
贯彻落实财政部党组《关于充分发挥党建优势防范执业风险提升审计质量的意见(试行)》文件精神,持续优化事务所党员教育机制,构建“三联学”机制。行业党组织、事务所党组织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先行一步、深入一层学习,通过个人自学、集中研讨、警示教育等多种方式,发挥引领、带动、促进学习的作用,推动行业党员学习教育形成整体合力,不断完善行业思想政治建设的常态化机制,确保省级行业党校通过多种形式、分层次、全覆盖地完成本地区行业党员及其他相关群体的教育培训任务。(具体培训安排将另行发布)
(二)以中注协“继续教育在线”为主要载体,推动会员灵活学
依托中注协“继续教育在线”开展注册会计师和非执业会员的网上培训。探索运用微课程、微视频等方式,向会员推送可视化教学资源。认真做好会员网上学习的相关服务和指导工作。依托国家会计学院优势资源,针对新注册会计师、助理人员、非执业会员,继续开展分层网络培训,助力事务所提升新注册会计师、助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实务操作水平,为非执业会员参加网络继续教育提供更多便利,推进行业后备人才“雏雁”工程。
(三)以“面授培训+线上教育”的混合教学模式,推动会员普遍学
切实做好中注协各类培训班的组织与服务工作,省市注协举办的部分面授培训班向非执业会员开放。积极探索创新课程设计,结合行业最新动态与会员实际需求,打造高质量、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持续推动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行业诚信建设纲要》贯彻落实,组织开展诚信教育专题培训,利用专家、青年骨干、行业师资、党员等人才优势,深入事务所,促进从业人员提升诚信意识,使诚信执业成为全行业的自觉行动。
(四)以“财会监督深化年”主题活动为基础和契机,推动会员深入学
严格落实职业道德年度培训学时要求,紧密结合注册会计师行业特点,实施财会监督、职业道德、法律责任、质量管理、审计底稿编制等方面专题培训,将财会监督理念贯穿于业务培训中,引导会员在日常工作中自觉践行财会监督要求,提高执业质量,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制度》,注册会计师每年度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得少于40个学时,其中网络在线继续教育的学时不超过24个学时。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非执业会员继续教育制度》要求,非执业会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累积不得少于40个学时,其中投入法认可的继续教育不少于16个学时。
二、工作任务
(一)扎实推进分层分级分类培训工作,抓实全省会员专题培训
省注协2025年计划举办各类培训班31期,其中实务专题培训班21期,高端人才培训班6期,管理人才培训班4期。
1.实务专题培训班。面向注册会计师举办21期实务专题培训班,涵盖AI审计、ESG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碳中和、企业并购重组、破产管理人、司法会计鉴定、财务舞弊识别、绩效评价、管理会计、数据资产入表、经济责任审计、公共部门审计与服务、企业内控、税务规划与合规、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估值业务、新审计准则与会计准则等主题。部分实务专题培训班采取送教上门到事务所,帮助事务所加快补齐短板与做强长板,促进事务所的持续健康发展。
2.高端人才培训班。深化“头雁”工程人才培养,以培养具有相当业务知识和专业水平、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能够提供综合性高端服务的高端人才为目标,组织第四期行业高端人才培养对象选拔和首次集中培训;做好第三期行业高端人才(江苏、宁夏联合培养项目)两次集训及毕业工作。以综合评价AAA及以上事务所主任会计师和首席合伙人为培养对象,联合广东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在江苏和广东各举办一期首席合伙人(主任会计师)培训班。以行业师资为培训对象举办行业师资培训班。
3.管理人才培训班。以提升行业管理人员政治素养,领导、管理、创新和服务能力为着力点,举办注册会计师行业执业质量检查人员培训班、中小事务所内部治理培训班等2期管理培训班。以综合评价AA及以下事务所和新批事务所合伙人为重点,围绕新业务拓展与实务研讨,举办中小事务所合伙人培训班;以中小事务所项目经理、注册会计师、管理人员、协会工作人员为重点,围绕行业信息化建设与智能审计、财务、税务应用,举办行业信息化建设与智能审计培训班。
(二)拓展因地制宜继续教育新途径,指导市注协推行多样化培训
省注协统筹协调培训工作,各市注协根据本地区行业特点和实际需求,结合省注协培训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并报省注协备案。2025年各市注协计划举办各类培训班25期,省注协送教上门7期。
1.鼓励各市注协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面向注册会计师和后备人才举办特色培训班。培训内容可涵盖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专业技能提升、新业务拓展等方面,以满足不同层级学员的学习需求。
2.省注协对各市注协举办的培训班给予必要的支持和指导,涵盖培训师资、教材提供及课程设计等方面。同时,在连云港、盐城、扬州、泰州、宿迁等地各举办1至2期送教上门培训班。
(三)引导事务所开展梯次化人才培养,助力事务所进阶成长
1.指导事务所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探索实施“一所一策”精准辅导。引导大型事务所建立健全符合自身发展的人力资源体系和梯次化人才培养机制,构建涵盖青年骨干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等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对中小事务所的支持力度,鼓励中小事务所实施“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培育策略,助力中小事务所进阶成长。
2.加强对内培资格事务所培训计划进行审核和指导,确保培训计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内培资格事务所应健全培训档案,详细记录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参训人员等信息,加强对培训质量的管理,确保培训效果。省注协将不定期对各内培资格事务所的培训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价。
(四)持续深化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培养,共筑人才培养新高地
省市注协、事务所要加强与本地区高校合作,共同推动行业人才培养工作。通过搭建校、会、企(所)合作平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行业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的专业人才。
1.加强高校和事务所的战略合作。围绕行业发展需求,前移培养环节,采取联合办班、定制培养、专业共建、“双导师制”等方式鼓励校企(所)联合培养一批本科、硕士等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也为财会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就业方向与服务,打造源源不断的“人才蓄水池”。做好“全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能力青年挑战赛”江苏赛区组织筹备工作,推动行业和高校产教融合。
2.积极探索与高校的深度合作机制,拓宽继续教育合作路径。鼓励行业在职员工继续深造,拓宽培养途径,推进“学历+技能”双提升,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的专业构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构筑坚实的人才蓄水池。
三、组织保障
(一)提高思想认识,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
探索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新举措,赋能行业人才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人才委员会在行业人才建设中的决策与指导作用,持续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实际精准开展教育培训;对新情况新问题迅速响应,及时分析并制定解决方案,确保问题得到高效处理。
(二)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夯实基础支撑
深入贯彻落实省财政厅等部门发布的《推动江苏省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行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精神,健全教育培训需求调研、激励约束等机制,充分激发会员学习的内生动力。优化并完善师资管理制度,分级分类建立并动态管理师资库。加强教育培训内容资源的开发与供给,鼓励结合实际组织开发高质量特色教材和案例课程,构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智力支撑。
(三)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培训经费充足合理使用
省市注协依据培训工作实际需求,明确各自职责,科学规划经费预算,保障培训活动按时、高质量、足量完成,确保经费使用效益最大化。会计师事务所应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确保培训经费投入,精心组织本所人员参与相关教育培训。
(四)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全面展示教育培训成果
省市注协应充分利用网站、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准确发布教育培训信息,并通过总结报告、简报、新闻报道、短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现教育培训成果。会计师事务所要及时将本所开展的特色化人才培养项目情况和成果向省市注协和中注协反馈。
附件:
1.江苏省注册会计师协会2025年培训班计划
2.各设区市注册会计师协会2025年培训班计划表
江苏省注册会计师协会
2025年5月12日